高要融媒体中心讯 高要区抢抓《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政策机遇,多措并举打好服务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组合拳,以“四条实招”齐发力,全力“炒香”预制菜。全区现有预制菜产业企业20多家,基本形成了水产加工、肉禽加工、果蔬类预制菜以及团餐、调味品、营养健康食品、地方美食开发、冷链物流等预制菜全产业链,加快构建“一园引领、多业联动”的预制菜产业发展布局。
打造“快车道”,加快培育企业主体。我区不断优化企业登记模式,制定《肇庆市高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精准帮扶市场主体助力扎实稳住经济的具体措施》,实现预制菜生产许可申请信息“全流程”事前公开,让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落实许可办理提速,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办理时限从5个工作日缩短到2个工作日,《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批颁发时限从10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已为新协航(肇庆)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等6家预制菜企业快速办理了证照登记和许可。
守好“菜盘子”,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针对预制菜“两次烹饪”的特点,我区通过对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快速检测、强化预制菜销售企业索证索票、完善进货和销售台账责任制等方式,有效强化从食品原材料到市场流通全过程监管。2022年全区完成食用农产品快检111776批次,完成率达96.76%,从源头上为预制菜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同时,对预制菜生产企业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抢占“制高点”,加强质量标准建设。我区积极指导本土预制菜企业参与编制预制菜酸菜鱼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和《预制菜感官评价规范》广东省预制菜地方标准,发布了《高要罗氏沼虾苗种繁育质量与检疫技术规程》《高要罗氏沼虾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两项团体标准;组织本土预制菜龙头企业联合渔业养殖、蔬菜种植、酸菜生产、冷链物流、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单位共同申报金汤酸菜鱼预制菜全产业链省级标准化试点,推动酸菜鱼预制菜全产业链融合化、全流程标准化、全环节品质化发展。
培育“高字号”,打造本土品牌矩阵。高要区立足区域实际,挖掘地方特色,谋划推动预制菜商标品牌培育,积极开展“活道大米”“高要罗氏沼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请,指导“麦溪鲩”“麦溪鲤”养殖企业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鼓励预制菜企业重视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认定一批标杆企业,发布一批预制菜精品,做强做响“高字号”预制菜标志性品牌。 (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