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之窗 | 区长信箱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丨土地流转助力“撂荒地”变身“致富田”
浏览量:-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发布时间:2021-06-10 10:42:01

盛夏时节,在肇庆高要区白诸镇松云村有一片110多亩的槟榔香芋长势喜人。可旁人完全不会想到,这一片芋头田在此之前是丢荒了20多年的田地。

▲ 严炯明 摄

今年3月份,白诸镇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学史明理”,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全力破解土地制约问题,推动产业落地见效,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其中之一便是大力发展槟榔香芋种植业,让昔日荒地如今变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田”。

▲ 严炯明 摄

据了解,白诸镇松云村以种植水稻为主,缺少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基础薄弱,年轻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村内的不少农田因为缺乏劳动力耕作而被丢荒。如何克服劳动力不足,对村内土地进行综合利用,带动当地乡村产业发展的难题,摆在了松云村村干部的面前。

据松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伍木南介绍,白诸镇村党支部对土地进行整合利用,统一流转发包,已经带动当地30多人就业,平均每人每天有80至100元额外收入。村民程凤莲便是尝到甜头的其中一位,“我以前在家里种青菜,家庭经济主要来源靠丈夫外出打散工。”程凤莲说,她现在在槟榔香芋种植基地工作,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每个月还为家庭增加两三千元收入。

今年,基地成立了广东肇庆市兴竹香芋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采取“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不仅如此,村民集体发包出去的土地,通过发展种植业后,告别了以往荒地杂草丛生、蛇虫鼠蚁多的脏乱差面貌,让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改变,村民个个拍手叫好。“村民基本上都愿意这样的合作方式,因为农户不用对农产品的销售、销路等方面操心,同时土地租出去后对周边环境也有很大的改善。”伍木南说。

松云村种植出来的槟榔香芋具有入口即化、芋味浓郁的特点,远销佛山、中山、云浮等地。白诸镇周边多条乡村的村民看到种植槟榔香芋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纷纷上门向项目负责人伍恒取经。

伍恒介绍:“目前槟榔香芋种植面积大约110亩,下一步,基地计划扩大种植范围,合作社负责回收销售,预计明年可以完成播种400多亩,产值约3000万元。今后基地将以松云村为中心向周边乡村辐射,我打算将芋种和种植技术送给更多村民,通过扩种收获更多种子,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
分享到:

Copyright©2016-2017   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   粤ICP备09164358号

粤公网安备 44128302000109号   主办:肇庆市高要区人民政府   承办:肇庆市高要区信息中心

网站标识码:4412830054   网站浏览量:536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