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融媒体中心讯 近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第四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高要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被列入创建名单,成为广东省3个入选单位之一。这也是继高要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后,高要区再添“国字号”项目。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载体,是促进返乡入乡就业创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平台。高要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产业链延伸型)建设范围为辖区农业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的4个镇和1个街道,即莲塘镇、金渡镇、活道镇、白土镇和南岸街道,总占地面积665.4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位于莲塘镇,可辐射带动全区及周边地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所在位置,区位突出、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水系发达,十分适合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
近年来,高要区依托交通区位条件、农业产业基础、区域资源优势等,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大力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农业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尤其是罗氏沼虾产业发展亮点突出,是“中国罗氏沼虾之乡”,通过建设鱼虾病害监测站、罗氏沼虾加工研发中心,搭建罗氏沼虾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和线上交易平台,发布罗氏沼虾价格指数和养殖、流通标准,从种苗研发、数字养殖、鲜虾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进行罗氏沼虾全产业链提升,打造全国罗氏沼虾产业高地;预制菜产业发展日趋成熟,出台了《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九条措施》,成立高要预制菜产业联盟,成功创建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建发集团、新协航集团等,基本形成预制菜全产业链,构建了“一园引领、多业联动”发展布局。
根据示范园特色农业产业基础和区域经济优势,结合示范园自然资源条件、交通区位条件、旅游资源条件以及产业融合发展潜力等,高要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将以“产业链延伸型”作为创建类型,探索农业农村融合发展新模式,深挖高要农业产业特色,努力构建农业一产与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农业休闲旅游等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包括:建设大湾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全面提升产业生产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大湾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全面提升农产品现代化加工水平,发挥预制菜产业园示范效应,推动产业高效融合发展;夯实大湾区休闲旅游“后花园”,加强农旅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做大做强农旅融合发展产业;建设要素集聚的智慧农业示范区,建设现代产业科技研发中心,搭建产业发展大数据平台,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健全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开展农产品市场营销品牌建设;实施乡村振兴与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发挥新型经营主体辐射作用,完善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高要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促进产业高度融合发展为主线,围绕高要罗氏沼虾、粮食蔬菜、预制菜、水产、畜禽、南药等特色农业产业,着力特色农业产业建链、延链、强链、补链,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其中,西江虾谷产业园核心区项目以特色农业产业为基础,重点建设罗氏沼虾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建立现代化全产业链生产标准体系,引领全区乃至全省罗氏沼虾产业高标准发展。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项目探索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产业发展、产村融合带动集体经济壮大,发挥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项目优势,激活乡村多元经济业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全面构建乡村振兴建设的典范。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项目高标准建设集水产畜禽养殖、生产加工、冷链配送、中试研发、检验检测、电商金融及科普观光等全产业链功能于一体的预制菜产业园,同时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味道的裹蒸粽产品和品牌。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以种植为基础、生态为依托、旅游为带动、兴农为根本,推动丝苗米产业与休闲旅游、农耕文化、研学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重构产业价值链,以“游”促“产”,促进高要特色优质丝苗米产业发展。 (区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