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中心讯 2月9日至11日,高要区委书记陈德培率队赴汕尾市城区、陆丰市调研学习乡村振兴工作,强调要借鉴先进做法和经验,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水平、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工作,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汕尾市城区委书记肖勇科,陆丰市委副书记、市长高火君参加相关活动。
陈德培一行先后来到汕尾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主题展厅、汕尾市城区党群服务中心、红草镇新村村和晨洲村、捷胜镇军船头村、陆丰市特色民宿、东海镇上海村以及金厢镇金厢银滩、周恩来渡海处、黄厝寮村等地进行参观学习。通过“看、听、问”等方式,调研学习组详细了解两地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城市党建工作、乡镇机构编制改革、事权下放、网格化管理、红色村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并就党建引领管理机制以及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具体做法和问题等进行现场交流探讨。
汕尾市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横向为镇村组三级、纵向为“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的“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形成了共治、自治、法治、德治、善治“五治一体”的基层治理模式。汕尾市城区深入实施“三农”领域补短板“九大攻坚”行动,纵深推进“5+2”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城区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陆丰市首创主题式特色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因地制宜确立“一带一特色”“一带一主题”,在“滨海走廊”示范带一期工程基础上,规划五条示范带,形成镇镇有带、带带相连、串带成环的生动格局。在解决资金瓶颈上,坚持以事找钱、竞争逐钱、运营生钱、改革活钱、招商引钱、银行放钱、上级奖钱、实干来钱,首创了“八毛钱”做法,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有效整合涉农资金、债券资金、专项资金、乡贤捐资等各类资金近120亿元投入乡村振兴建设。积极推动“三块地”改革和撂荒复耕工作,盘活土地资源要素,开展联农助农,积极引导农户将撂荒地外包流转。陆丰市成功入选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座谈会上,陈德培向汕尾市城区和陆丰市的有关领导,介绍了高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表示,高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精神,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与“万干万企帮万村,携手共建和美乡村”行动有机结合,以党建引领,加快推进旅游与文化、生态、体育、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建成了“龙腾莲塘、凤翔神山”乡村振兴示范带,谋划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以罗氏沼虾全产业链和侨乡乡愁文化为主题、80公里长的“古韵高要 宋隆侨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大环线建设。汕尾市城区和陆丰市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工作中选好了主题,选对了项目,找准了特色,找好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结合点,有力推动了农文旅融合,多元促进了乡村振兴,其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学习借鉴。诚挚邀请两地领导干部到高要考察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陈德培强调,高要将认真学习汕尾市城区和陆丰市的好经验好做法,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要抓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措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立足各自实际,深入挖掘高要文化底蕴,找准农文旅融合发展结合点,做大做强高要特色。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镇村党组织引领作用,激发镇村党员干部的干事热情,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强与兄弟城市的沟通交流,创新探索乡村振兴示范带可持续发展之路,围绕“五大振兴”,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在考察中,我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此行到汕尾市学习取经,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也学到了宝贵经验,进一步打开了工作思路,可谓收获满满。“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借鉴汕尾经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主抓手,以点带面、串珠成带,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重点打造80公里的‘古韵高要 宋隆侨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学习借鉴陆丰市“八毛钱”工作法,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进一步突出产业振兴,聚焦罗氏沼虾全产业链,发展壮大南药、水产、畜禽等特色优势产业,以产业发展牵引带动‘五大振兴’,进一步加快富县强镇兴村步伐。”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吴桂清说道。
肇庆市委农办常务副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市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唐莹,区领导梁文杰、郦飞、赵一虎、刘春、黄兴荣,汕尾市城区领导李婵,陆丰市领导曾向镇、林传兴、刘亮以及我区各镇(街道)、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吕光怀 赖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