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帧《寒汀》画幅不大,但从技法的运用,线条挺秀,形神兼备,处处体现出他对宋元绘画规矩法度的把握。他强调“临摹必须忠实于原作,但要以‘悟’为先导,着重于原作之精神,不要依样画葫芦,拘泥于点划之间,但又须与原作面貌相符,吸收它的精华控制于规矩法度之中。”同时又指出“临易失形,但易得神,摹易得形,而易失神。临收获多,易巩固,摹虽有收获,而易于忘记。”这一点非常透彻地解释了“临”与“摹”的关系,关键在通晓道理。画中点睛的一对鸳鸯,以写意的笔法,寥寥数笔,写得十分传神。以二十岁出头的腕力能勾勒出如此生动挺秀的芦苇叶线条,确属不易。难怪在画中题曰:“是帧为余一九三一年于春睡画院时习作,友人在端州得之嘱为画古松一帧易之。”有时一件旧作的发现,就可以追溯出画家当年学习时的状态。把它放在一个画家的历史上去考虑,可以启发来者。(李劲堃)
黎雄才《寒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