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
高要区土地总面积218560公顷,居肇庆市各县(市、区)第四位。其中,耕地面积28888.27公顷,林地面积130571.67公顷,园地面积8935.4公顷,草地面积1005.07公顷,设施农用地1170.27公顷。
境内主要成土母岩有砂页岩、花岗岩、河流冲积物和宽谷冲积、洪积物等。受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成土母质以及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土壤类型多样、分布复杂。砂页岩发育的土壤质地较为黏重,以淹育型、沼泽型水稻土为主,一般发育形成砂页红黄泥田、砂页岩红泥田、麻红泥田,旱地以砂页岩赤红地为主;花岗岩在海拔8米至50米的低丘及平原的谷地,多发育形成坑田(潜育型水稻土)、垌田(宽谷冲积土田)和梯田(花岗岩红泥田)。旱地多发育形成花岗岩赤红地;河流冲积物分布于河流中、下游沿河岸较近的地带,或二级河成阶地。由于各河流水文状况不同,造成河流冲积物颗粒粗细有一定差异,一般发育形成河沙泥田、沙质田、大眼沙田、黏土田、黄泥底田、结粉沙田、泥田、石仔底沙质田、潮沙田、潮沙泥田、潮泥田、乌潮泥田、泥肉田、乌涂田、松泥田、油泥田、油黑泥田、石灰性松泥田、白鳝泥田、冷底田、烂湴田、泥炭土田等。其共同特点是土层深厚,质地均匀,一般颗粒较细,土壤养分较丰富;宽谷冲积、洪积物主要分布在低丘中的宽谷平原或山间盆地。由于水流分选作用,谷口和谷底质地差异较大。主要发育形成洪积红黄泥田、宽谷冲积土田、沙泥田、顽泥田、鸭屎泥田、黄泥底沙质田、沙板田、乌沙田、泥田、黄泥底沙泥田、石灰性黏土田、铁渣底田、泥肉田、乌涂田、松泥田、油泥田、油黑泥田、石灰性松泥田、冷底田、烂湴田、泥炭土田等。所形成的土壤养分含量属中上水平,各种养分含量较为协调。接近谷口处土壤质地较粗,耕层较浅,谷底土壤质地较细,耕层较厚。
自然土壤分赤红壤、红壤、黄壤、红色石灰土、水稻土、基水地和潮沙泥土等7个土类、11个亚类、45个土种。包括赤红壤、红壤、黄壤、红色石灰土4个土类,以赤红壤为主。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及西南部的大片高丘(包括河台、乐城、水南、禄步、小湘等5个镇)和低山;中部和东部的低丘、中丘也有大面积分布。西北、西南部山地土壤多,耕地土壤少;西南部为活道镇高丘地区,两大片主要以山地赤红壤为主,大面积连片分布。
人为土壤中以水稻土为主,水田是耕地土壤的主要类型。境内水田面积35263公顷,占全市总面积16.14%。中部、东部平原丘陵区耕地土壤多、山地土壤少,包括金利、蚬岗、金渡等3个镇的宽谷冲积平原地区,还有部分赤红壤丘陵和潮沙泥地。南部中、低丘陵地区耕地、山地各占一半,包括新桥、莲塘、白诸、大湾、南岸、蛟塘、回龙、白土等8个镇(街道)的垌面田和岗丘地。
全区土壤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海拔50米至400米的丘冈主要分布赤红壤的坡积物所形成的梯田—赤红地和淹育型水稻土;坑谷主要分布洪积、谷积潴育型黄泥田、沙质田、沙泥田等水田及部分沼泽型水稻土;海拔8米至50米的低丘及平原水稻土区,以宽谷冲积母质为主,或河、谷积母质相间混合,以潴育型沙泥田为主,间有淹育型、潜育型和沼泽型水稻土;海拔8米以下的平原低塱水稻土区,地形为锅状小盆地。一般是沿江两岸,两面或三面环山拥抱,一面向河,以河流冲积水稻土为主。其中,海拔4米至8米的高垌田,主要分布潴育型沙泥田、沙质田;海拔4米以下的塱心田多为潜育型黏土田。
【水资源】
高要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西江及其支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260.75亿立方米,其中全区境以内集水面积多年平均径流量是17.55亿立方米,西江河客水量2226.4亿立方米、新兴江16.8亿立方米,境内产水量是入境水量的0.78%。
地下水资源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石类裂隙水、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基岩裂隙水。多年平均地下水径流量6.12亿立方米/年,相当境内产地表水径流量的34.9%。区内因地表水丰富,采用地下水的数量不大。以地表水总量为17.55亿立方米的14%浅层地下水计算,总量为2.41亿立方米。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降雨量为冬春少,夏秋多,汛期4—9月占全年的70%,枯水期10月至次年3月占全年的30%(按水文年统计),易成秋旱和春旱。河川径流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与降雨基本一致。由于降雨和径流时空分布不均,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困难。集中汛期的水量多以洪水形式出现,大部分水量直泄入江河,成为不可利用的水资源,如遇暴雨,还会造成洪涝灾害。而在10月至次年3月,由于降水量减少,中小河流的河川径流也相应减少,往往与农业生产用水高峰发生供需矛盾,致使高要丘陵地带旱灾频繁发生。
区内水质除个别污水出水口含有害物质超标外,绝大部分水源可以满足农业用水标准。主要水库(中型)的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级标准,经过简单的水处理可以满足生活用水要求;小(一)型及以下水库水质较差,特别是受养殖业、采矿及工业污染等影响,个别水库已被污染而不能饮用。西江河水质较好,监测数据达到Ⅱ级。新兴江沿江工业污染日趋严重,观测数据达到Ⅲ级,亦受上游影响。大迳河、宋隆河的河水已不能饮用;受农药的使用和工业废水无序排放影响,井水水质也污染严重。解决居民饮用水和工业用水安全依赖于已建成的蓄水工程和西江河。
【矿产资源】
高要区矿产资源较丰富,已探明的主要矿种有金、银、铜、铁、锡、钨、铋、铅、锌、钼、锰、钛、煤、磷、砷、云母、石膏、砚石、莹石、石英、水晶石、钾长石、重晶石、陶瓷土、花岗岩、石灰石、泥炭土等30多种。主要开采矿产为金矿,陶瓷土,水泥用石灰岩,建筑用花岗岩、砂岩、安山岩和新型墙材用砂页岩、黄土等,是广东著名的“黄金之乡”。
能源矿产 主要有煤炭,共探明资源储量2788万吨,矿山保有储量约1000万吨。主要分布在金利镇的罗客、金洲,南岸街道的马安、禄步镇的北根等地,均为无烟煤,发热量4574千卡至6203千卡/千克,矿床均为小型。历史上开发利用的矿山有马安煤矿、禄步煤矿和金利煤矿。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辖区已停止煤矿开采。
贵金属 主要有金、银等。金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台、金利、乐城、禄步等地,主要矿床有河台高村矿床、河台云西矿床、金利长坑金矿、富湾银矿。其中,河台高村矿床探明黄金金属量29.66吨,伴生铜金属量10615.1吨,已开发利用,现矿山保有黄金金属量2.03吨;河台云西矿床探明黄金金属量21.6吨,伴生铜金属量4047吨,已开发利用,现矿山保有黄金金属量5.55吨;金利长坑金矿已探明金矿体2个、银矿体4个,资源储量分别为31.4吨、973吨,属大型金矿;富湾银矿在高要区与佛山高明区接壤处,属高要区金利镇和高明区富湾镇辖区,探明银矿资源储量4063吨,其中富湾镇约占55%、金利镇约占45%,属特大型银矿床。
非金属矿产 主要有水泥用石灰岩,建筑用花岗岩、砂岩,陶瓷土等。水泥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禄步镇的岩口、墟头、南塘、樟路,蚬岗镇的芙罗、杜村、横江,回龙镇的军屯、矮岭,大湾镇的西坑、严村,金利镇的鹿洲等地,矿产质量较稳定,有一定储藏量,可作露天开采。建筑用花岗岩主要分布于河台、乐城、水南、笋围、大湾、南岸、白诸、莲塘、活道、蛟塘等镇。主要花岗岩体有云楼岗、伍村、金钟顶、石牛头、科德、五柳—石霞、彭洞—河洞、狮山—高斗、老香山等岩体。花岗岩的开采利用以建筑用石为主,交通较便利,由于生态环境和居民区的保护要求,目前大部分已禁采。陶瓷土(石)主要分布于河台的尚德,大湾镇的五柳,白诸镇的东村、凤多、山厂等地。辖区陶瓷土矿均为燕山期(补充期)侵入的二长(钠)花岗岩经风化而成,资源储量均为小型。大部分陶瓷土质量较差,为普通陶瓷原料。砚石主要分布于金渡镇的砚坑、杨梅坑等地,砚石所在地层层位较稳定,成矿条件良好,不同地段均有优质砚石储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保护砚石资源已停止开发。矿泉水产地4处,矿床规模为小型,均为偏硫酸低矿化度矿泉水,水质较好。原开发利用的矿泉水地已停止开采。
【动植物资源】
高要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植物品种较多,天然植物和人工栽培植物有280个科,1123属,2456种,主要树种有肉桂、石槁、黎蒴、马尾松、湿地松、桉类、相思类、杉木、荷木、红锥、樟树、黎蒴、山乌桕、三角枫、酸枣、泡桐、黄心槁、竹柏、桃金娘、岗松、野牡丹、芒箕、棕叶芦、乌毛蕨等。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蟒蛇,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虎纹蛙、猫头鹰、穿山甲、小灵猫、白鹇、长耳鸮、草鸮、褐翅鸦鹃、雀鹰、松雀鹰等;属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棘胸蛙(石蛤)、沼蛙、豹猫、豪猪、白鹭(白鹤)、黑水鸡、白额山鹧鸪等;属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价值或者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有乌龟、三索锦蛇、滑鼠蛇(水律蛇)、灰鼠蛇(过树榕)、中国水蛇(泥蛇)、铅色水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王蛇(过山风)、眼镜蛇(饭铲头)、果子狸、山猪、野猫、黄猄、禾花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