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之窗 | 区长信箱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情概览 > 人文历史
古墓葬
浏览量:- 来源:本网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9-29 17:12:10

【古墓葬】 

  位于高要市回龙镇旺洞的谭虔墓,始建于宋元丰七年(1084年),为广东罕见的宋代入粤始祖墓,受历代粤、桂、琼、台、湘、港、澳等地谭姓的参拜;吴桂丹墓为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物理之父吴大猷的祖父的墓葬。陆家山墓葬、梁载夫妇墓、陈以载墓、谭虔墓、刘村太夫人墓、芙罗村李氏祖墓、刘村潘氏祖墓、吴桂丹墓、蒙南翁夫妇墓入编《广东省高要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古墓葬”并予公布。

  谭虔墓 位于高要市回龙镇旺洞村。始建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1999年有重修。该墓为夫妻合葬墓,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建筑面积58.3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太师椅形,青砖麻石砌筑。墓深5.3米,宽11米。额石为麻石,额石上方中央雕太阳,周围雕有火焰纹饰。额石下有黑色石刻字墓碑,原墓碑藏于重修后新立的墓碑后。碑文为“宋诰赠刑部尚书显远世祖考虔翁谭公、妣朱氏夫人合墓”。墓后为半圆形太师椅背状的护坡挡土青砖墙,墙上有麻石条覆盖。墓左右两边分别镶嵌明永乐“虔翁墓铭志”和清嘉庆“重修虔翁墓志”刻字黑色石碑。谭虔墓是谭虔曾孙谭朝端(宋进士、刑部尚书谭伯仓次子)于宋元丰七年,回到江西丹凤岭迁墓到该址。谭虔是宋代谭氏入粤始祖,受历代粤、桂、琼、台、湘、港、澳等地谭姓的参拜。谭虔墓保存完好,有重要的历史文物研究和保护价值。2011年公布为高要市文明保护单位。

  陈以载墓 位于活道镇水口村。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坐南向北,墓分两级而建,总面宽4.5米,占地50多平方米。坟墙、坟手、罗圈墙等全为红砂岩石材,坟堂中央设有石板拜台,后面立一块云石石碑,碑正面阴刻“袁州府节陈公之墓”,在坟堂前坟手侧边立有高1.2米、宽0.7米的两块碑记,左边有赐进士出身的广西布政使左参议田汝成撰写的《袁州府推官陈公墓表》,右边有赐进士出身的广东按察司俭事、两京大理寺丞林希元撰写的《节推陈公墓志铭》,碑文为楷书阴刻,两碑从不同的角度各有侧重点地介绍袁州推官陈公的家族渊源以及记述他的生平与主要政绩。陈以载墓对研究陈氏家族从浙江迁至广东南雄珠玑巷,再迁至高要、鼎湖等地定居历史有一定价值。

  吴桂丹墓 位于高要市白土镇久留村。属清代墓葬。坐北向南,拱形状三道护墙,水泥石米批荡墓墙。总面阔10.4米,深11米,墓两边第一道护墙镶嵌砚石碑志2块,记述吴桂丹生平。吴桂丹(1855—1902年),高要水坑(今属肇庆市鼎湖区)人,清光绪年间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记名御史,是中国物理之父吴大猷的祖父。吴桂丹墓葬规模较大,现存完好,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文体旅游局)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
分享到:

Copyright©2016-2017   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   粤ICP备09164358号

粤公网安备 44128302000109号   主办:肇庆市高要区人民政府   承办:肇庆市高要区信息中心

网站标识码:4412830054   网站浏览量:536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