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梁(1823~1860) 清江南提督。原名嘉祥或家祥,字殿臣,原高要县沙浦镇苏坑村(今属鼎湖区)人。出身贫穷,少时好习武。年十五时随叔往广西贵县做工。18岁因打人致死,上山为匪。清道光年间,率众参加天地会,旗号为“怡义堂”,扬言“替天行道”。当地流传俗谚:“狠如狼,怯如羊,锄强扶弱张嘉祥”。其势力扩展到左江一带,拥众万余。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为广西提督向荣招降,改名张国梁,获任把总。咸丰元年(1851年),张国梁参与镇压广西天地会潘大起义,得旨以千总用。翌年追随向荣在桂林、湖南、湖北等地与太平军作战,升为都司。咸丰三年,移师南京孝陵,协助向荣建江南大营,升游击将军。次年攻陷天京上游粮运枢纽太平府,升为广东三江协副将。咸丰五年,被擢封为福建漳州镇总兵加提督衔。翌年4月,太平军击破江南大营,张国梁败走丹阳,向荣自杀。张国梁协助继任钦差大臣和春重建江南大营,再困天京。咸丰七年(1857年),升为湖南提督。翌年秋,张国梁率部扑陷扬州、仪征,调升为江南提督。咸丰十年(1860年)春,太平军再毁江南大营,张国梁败逃镇江。5月19日,陈玉成部穷追张国梁至丹阳,在南门策马过河时落水溺死。咸丰帝追封其为太子太保、三等都骑尉、一等男爵,入祀忠祠。